2020国庆中秋特辑——散文作品《双节重逢话家国》
“一心装满国,一手撑起家;家是最小国,国是千万家”。双节来临,再一次聆听陈龙、刘媛媛唱响的《国家》,一股暖流涌上心头。
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国家强盛的时代,家的温馨激励我们胸怀祖国,奋斗不息,寸草春晖,安居乐业。在中秋与国庆双喜临门这个特殊的日子即将到来之际,勾起我对中华文化的回味之情。没有国哪有家,家国情怀是华夏儿女最真挚的情感归宿和最浓烈的精神底色。5000年来,家国情怀流淌在炎黄子孙的血液里,家与国紧密相连、休戚与共,家是缩小的国,国是放大的家。
不读诗书,无以言志。展开中国古代诗书的浩瀚长卷,我们读到的是家与国的一体,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。不论是春秋时的孔子,还是三国时的曹植,亦不论是唐朝三大诗人,还是宋朝苏东坡、陆游、辛弃疾等,展示了中国文化天空星光灿烂,数不清的文人墨客,读不完的经典诗词。有“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”的牵挂,又有“位卑未敢忘忧国”的担当;有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的祝福,又有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忠贞;有“多情只有春庭月,犹为离人照落花”的离别,又有“旧见今相聚,新秋尔一过”的喜悦,诗词歌赋成为表达家国情怀的重要方式,思亲人、恋故土、盼国强,很多美篇,蕴含眷顾家庭的美德,又满怀报效国家的忠贞,不胜枚举,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中最光彩夺目的奇葩。
古往今来,炎黄子孙耳濡目染前辈中华魂,传承家庭美德,弘扬中华文化。文人诗心容天下,忠贞报国见笔端,借诗言志、以文咏情,经久不息,《礼记》教导国人“苟利国家,不求富贵”,将儒家的人文理想融入个人价值取向之中,成为鞭策历朝历代知识分子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的信条,林则徐满怀爱国热情,将这一信条发扬光大为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”。
今年,当新冠肺炎肆虐武汉之时,白发院士、白衣天使、公安民警、外卖小哥等各条战线的勇士,奋不顾身,用真情谱写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,生动诠释了中华文化,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,中华儿女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,凛然风骨、浩然正气,长存于天地之间。
家国情怀是一种深层的文化精神密码,也是永恒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。仰望历史星空,感受中国精神之伟大,滋气怡心神;博览古今诗书,品味中国文化之美妙,润物细无声,厚植家国情怀,做一个地道的中国人。
双节来临时,让我们再次唱响《国家》,始终牢记“有了强的国,才有富的家”。
作者:党委工作部 杨世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