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散文作品】读书有感

我是一个乐天派,向往自由,憧憬美好,赞美生活……

我曾一度认为,在经历过希望和失望后的我,是无惧无畏的,曾把自己幻想成是一只在暴风雨中搏击的海鸥,享受飞翔的兴奋。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我心生畏然,怕读懂一篇文章,怕听懂一首歌,我怕我就是“他”。

我喜欢阅读,阅读能让我在烦闷中得以解脱。读散文让我感受到语句的韵律华美,读诗歌让我领略到诗意的浩瀚辽阔,读传记让我参悟到人生的命运多舛……读史记让我俯瞰到历史的沧海桑田。但相比于散文、诗歌等,我更喜欢读杂史和小说。小说故事内容丰富多彩,情节跌宕起伏。杂史内容有趣生动,没有正史的枯燥无味。且我也比较赞同“历史是成功者书写”的说法,传言唐太宗就对《起居录》进行过修正,永乐帝编制过《永乐大典》等。而杂史不同,能从侧面推敲出一些有趣的信息,即使可能不是真的,不也平白添了丝丝趣味不是?

纵观华夏朝代的变迁,我最喜欢的朝代还是大明王朝,因为皇室的风骨是所有朝代中最硬的。每次读到大明王朝的组训时,那种中华儿郎的热血总会涌上心头。明朝是个多灾多难的朝代,时处小冰期,贵族圈地严重,边境霍乱难平,导致时常用兵,民生艰苦。但大明朝的皇帝也是最有意思的的,有斗蛐蛐的,有做木匠的,有修道的,有不上朝的等,就是没有低头的。皇帝打没了立新皇接着打,贯彻了洪武帝“不和亲,不赔款,不割地,不纳贡”和永乐帝“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”的祖训,使民族风骨傲立不朽。可读到后期党派林立、商贾卖国、农民起义、大清入关的时候,心中之畏袭来。我怕先辈的风骨不在,怕有人习惯了弯腰和下跪,更怕丧权辱国、生灵涂炭。

华夏王朝中弯了脊梁、失了节气的朝代也有。如大唐的渭水之盟,南宋的偏安一隅,晚清的饱受欺辱等,这是何等地让人“怒其不争,哀其不幸”!所以,我读懂了岳武穆的《满江红》,听懂了屠洪刚的《精忠报国》,理解了《南京条约》签订后整个民族的悲愤。读到这儿,畏然之意又起。我怕有人忘了“国耻”,有人安于享乐,有人踟蹰不前。

渐渐地我长大了许多,已不是曾经的那个少年,对生活依旧充满希望,也有了敬畏。小时候的无所畏惧,那是天真浪漫;成年后的无所畏惧,那叫肆无忌惮。

孔子曾云:“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”。由此可见,有时候“有所畏”也是一种品德。

作者:审计部 辉瀚卿


微信关注